李式耀担纲“世界因爱而生”全球春晚艺术总监——著名作曲家艺术铸魂 乐动四海,奏响时代强音
作者:陈秋梅Annie MacCarthy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2025年第五届“世界因爱而生”全球华人春节联欢晚会在春意盎然的氛围中圆满落幕。这场跨越国界、汇聚中外艺术家情怀的视听盛宴,由欧洲-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会、华人头条、Hycooby汉语可比、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国际诚信与品牌杂志社、爱尔兰华人圈、爱歌曲音乐、中外国际家庭联谊会联合主办,金溪县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承办,以“世界因爱而生”为主题,通过精彩纷呈的节目,传递着温暖与希望,展现了全球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著名作曲家、福建省人大代表、欧洲-中国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席李式耀,作为本届晚会的艺术总监,同时也是《世界因爱而生》这首主题曲创作团队的重要成员以及“世界因爱而生”全球春晚的共同发起人,凭借其深厚的艺术造诣与卓越的创新精神,为全球观众献上了一场兼具民族底蕴与国际视野的视听盛宴。
图: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专场音乐会,接受记者采访
图:在新加坡国立剧院举办专场音乐会(海报前留影)
李式耀先生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福州市文联副主席、福州市音协主席等职。二十余年来,他始终扎根于音乐创作领域,以音乐为笔,绘就了一幅幅承载着传统文化厚重底蕴与时代创新活力的壮丽画卷。他的代表作大型交响组歌《古田颂》,以恢弘的旋律再现了红色历史的波澜壮阔,不仅在国家大剧院奏响,更走进了驻港驻澳部队,成为新时代主旋律作品的典范;《家在福清》《家•梦开始的地方》等华侨主题与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的组歌,远赴印尼、新加坡等地演出,以乡音乡情架起了海外游子与故土之间的情感桥梁;全国首届青运会会歌《青春风》、“数字中国”峰会迎宾曲《天下福地 最美福州》等作品,更是成为城市文化名片,唱响了福建精神,展现了福建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创作北京冬奥会宣传曲《雪燃烧》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图:2003年,李式耀获得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凭借在音乐领域的深耕细作,李式耀先生铸就了时代的强音,揽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音乐“金钟奖”等国家级大奖,并被评为福建省文化名家、福建省首批“四个一批”人才等。他始终秉持“艺术为人民”的理念,长期深入基层采风,组织音乐赛事,积极推动福建音乐生态的蓬勃发展,为福建音乐事业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图:在澳门举办专场音乐会
图:在录音棚录制新作品与歌手交流
在本届“世界因爱而生”全球网络春晚中,李式耀先生作为艺术总监,将“根脉相连、文化共融”的理念贯穿于创作全程,以音乐书写家国情怀,传递文化力量。他为晚会精心选送了四部原创音乐作品:《家风》(何英词)以温暖的旋律诠释了中华传统美德,传递了家族传承的力量;《走在老家的路上》(何英词)以乡愁为线,勾勒出游子归途的深情画卷;《大樟树》(龚启录、王宏雄词)以樟树为意象,咏叹故土生生不息的精神;《闽水谣》(古琴与乐队)创新融合了千年古琴与当代弦乐,展现了闽地山水的灵韵之美。这些作品既延续了他“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创作风格,又通过全球网络春晚的舞台,将福建地域文化升华为全球华人共有的情感共鸣,让全球华人在音乐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文化的魅力。
图:世界闽南语音乐大奖赛评委
图:国家大剧院留影
李式耀先生不仅在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华音乐“走出去”。从担任全球闽南语金曲赛事评委,到参与策划国际音乐交流活动,他始终以音乐为桥梁,连接着中国与世界。他坦言:“音乐是无需翻译的世界语言,我们要用当代语汇讲好中国故事,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焕发新生。”作为《世界因爱而生》这首歌的创作团队重要成员,他用音符传递了全球华人对和平与爱的共同追求,让这首歌曲成为人类情感共鸣的纽带,跨越了语言与文化的障碍,触动每个柔软的心灵。
图:李天天,陈秋梅,Jimmy MacCarthy, 李式耀,翁朝霞,卢文清
第五届“世界因爱而生”全球网络春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本届组委会主席团策划力与执行力的考验,更是对艺术总监李式耀先生作为主创人员与参与者艺术生涯的又一次肯定,彰显了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正如他所言:“每个音符都是文化的种子,愿它们随五洲四海华人的足迹,播撒出更璀璨的文明之花。”
他以音乐为媒介,架起了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用音符书写时代,用旋律雕刻青春,以行动诠释担当,以艺术家的使命感,不断书写着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壮丽乐章。他的艺术成就与社会贡献,正是中国音乐人扎根人民、守正创新的生动写照,激励着更多音乐人投身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事业中,让中华文化的种子在全球各地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