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logo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书画

书画

风起长安|新时代精神图景·王蒙

admin2023-08-04 16:02:27书画192来源:精忠报国杂志社

风起长安|新时代精神图景·王蒙

风起长安|新时代精神图景·王蒙

风起长安|新时代精神图景·王蒙

风起长安|新时代精神图景·王蒙风起长安|新时代精神图景·王蒙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讯(国家级期刊.中国经贸杂志副主编郝江华推荐)王蒙,笔名阿蒙。号龟背庐主、雁塔西楼客。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学者。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学者。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书画院名誉院长、精忠报国杂志社书画院名誉院长、香港.中国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工艺美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陕西王子云艺术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三秦文化协会顾问,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陕西省政协九、十届常委,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就职于陕西书学院理论创研室主任,从事专业书法理论研究和创作,擅长行草书、楷书、汉简、隶书。书法专辑全国数十家出版发行。成长于西安美院和西安碑林。自幼受家庭文化熏陶,耳濡目染,在父母(著名学者王子云、何正璜)的培养指导下,研修国文,辩识书画。陆续发表散文、诗歌数百篇。

风起长安|新时代精神图景·王蒙

风起长安|新时代精神图景·王蒙风起长安|新时代精神图景·王蒙

《行书》 138x70cm

  我从事书法艺术创作数十年,不完全以古人的法帖为唯一可取之源泉,而更多的是以物象、以大自然为根本源泉,所以我对大自然葆有敬畏之心。人无敬畏不知禁忌,人懂道理方知耻勇。书法实际上恰恰正是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渗化过程中,演绎出自然和心源的结合。它时而象一朵烂漫的山花,时而象盘桓在树巅上的云朵,时而又象面南称尊的君王,时而却又像茅庵里的术士,时而又如奔腾的滚雷,时而又似依人小鸟……说什么都有可能。它是从我们的主观意识中派生出来的平面和立体,却又是鲜活的艺术和人生。常言道,对艺术的挚爱,近乎于对宗教的虔诚,也算是对生命的景仰。书法艺术已经是我看世界,面对自然,在社会中与人交流的一种潜意识,并变为本能意识,把我对书法的哲学理念,理性思考和感性反应都统统溶入在生命之中。

风起长安|新时代精神图景·王蒙

《篆隶》 138×70cm

  研习书法,不仅是一种技艺磨炼,它与我已经不可有些须分离。书法直到今天,似乎才使我稍有些清醒,学习书法的本身,应该是虚无状的,似技艺为先,表现出来的是基础层面,是需要日课行为的。而书法的真实,书法的真谛,就我个人的认识而言,它是启迪人们智慧,使人们学会重新发现自己、审视自己、激励自己、改造自己、升华自己的精神享受。书法本身不仅仅给人们提供一个个不同风格的画面,更可以从中探得对大自然奥秘的透视。它又象一个筏子,能够把我泊往理想的彼岸,那个彼岸是什么?不知道。我始终在思考中摸索前进。

风起长安|新时代精神图景·王蒙

《行书》 68x68cm

  从古到今的书法大家,我最佩服颜真卿,他的书法不但有别于前人,而且不断地有别于自己,其书体、风格,当喻“水无常态,军无常势”,自然通变生新。

  法酷则情滞,情肆则法弛,这矛盾的两个方面,必须有一个纲来举,目才能张,此谓“理”也。情理之中,法理其间,就其创作之需要,则可使“情、法”通融共济,依侧重可倾斜其比例,如楷则甚峻,乃法理大于情理;行草书似情理大于法理故而飘逸、跌宕。

  书道虽小道,但却直通人道,小道深处抵大道,道为上,即道法自然。

  在古贤法帖的引导下,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维度,攀登时代高峰之气魄,悉心完成每幅作品的挥运,而再汇宗源。

  古人道:“书法学其上,得乎中;学其中,得其下”。我就不信这个邪,万事总有轮回,如加上“学下得上”亦犹不可,我专好师古人以为“下”者,至今仍乐此不疲。

风起长安|新时代精神图景·王蒙

《小楷》 60x128cm

  一张白纸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在白纸上泼彩舞线,用自己的痴情刻画着黑白世界,在涂抹着色彩,用心憧憬着美梦。

  用舞动的黑色线条,切割出觉与未觉之白色块面,以比较的手法,再现和映衬自由而黑白的世界。以多元的成因,阐发个体生命对主客体的独立解读,使之愉悦自己鲜活的性灵。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递向未来,我是中间的支点。

风起长安|新时代精神图景·王蒙

《行草书》 70x138cm

  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只能是客观型的自然人,待他有较成熟的思维时,方可说既是客观人,又是主观人,综合起来就是行为人、社会人。但要达到“精神人”的境界,并不是每个人都可能理解和抵达的。这种崇高境界是修养、学识及深邃卓见积蓄之必然。只有通过某种精神性(文学、艺术或其它学问)的生产、开掘、发现、求索方能到达这一光辉的自我意识的至高境界。

  所谓风格,就是一种内在特点的表现形式。所谓特点就是由其优点和缺点合构而成。优点和缺点是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是其特点的两端,缺一不能成立,故,任何事理只想存其“优点”去其“缺点”,而使其独立存在,怕不是辩证观点。

风起长安|新时代精神图景·王蒙


《篆隶书》 70x35cm

  一生投身于艺术,犹如进赌博场,要么赢了(成功了),要么输了(失败了)。有时我却在想,赌博场上输赢尚是物质性的,亦有去而复得之可能。而从事艺术,成功与失败则既不明晰,又举步维艰,往后退自然没有出路,往前走并不见得是朝成功的方向迈进,有时成功躲在“山穷水尽”之途中,有时失败却恰恰在 “春风得意”之道旁,孰成功,孰失败,真像古人云:“得失寸心知”。因此,我不敢稍有懈怠,那种“一孔之见,一功之得”的古训使我始终提着心劲,但我很自信,既进了“赌博场”也就无需反顾了,只有向前进,这种前进中的失败也可能是今后成功的铺垫,必须在失败中寻找到成功的途径。

  “悟”既“吾心”也。是吾心理探研之法。是吾心规律的认识,吾心能动性的认识。

风起长安|新时代精神图景·王蒙

《草书》 68×68cm

  艺术作品不能以年老年少而得出“必然”优差的结论。但对一个艺术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偏见”是支柱、“偏见”就是特点。

  任何一个事物通过运动的过程,最能了解其内在的特质,转而意识到事物如何从存在之始到消亡。而任何事物的过程都是处于两极之中的一个美妙的经历、和谐的运动,一个表现生命力的,给人不断带来联想、希望的动力。

  大凡一件好的艺术品,在于作者对其作品“矛盾”的安排。作品越生动,说明各种矛盾越复杂或越高度概括,如果会制造“矛盾”,利用“矛盾”,化解“矛盾”,到最后使“矛盾”变成和谐的美的律动、美的感染力,这个作品就越具有艺术性。

风起长安|新时代精神图景·王蒙

《手紮》 70x42cm

  艺术在于创造,想象就是源泉。

  艺术是一个选美的过程。美可能是存在的,也可能只有我才在笨拙的寻找着。美可能是一种享受,也可能是一种虚幻。它像人们都有信心迎接着明日的曙光一样,在等待美的到来,等待是很辛苦和寂寞的,可是生命只有在希望中才能燃烧出它那极有价值的光焰。

  艺术就像海市蜃楼中的恍惚世界,使我如进入壮观的宗教殿堂,有“天国样沐浴”的感受,此生亦足矣。

风起长安|新时代精神图景·王蒙

《魏行书》 138x70cm

  道家有个著名论点:“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可视为发车“万物归一(真)”,当可视为收车;或完全撇开这两句话而更直截了当地说,是从“零” 发车,转其整整一圈,然后再回到“零”的位置。

  用一个数完整的除尽,不留小数,这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普遍心态的描写;但我更愿意咀嚼除不尽的滋味,因为除不尽才是大千世界真正的面目。

  有感受就是一种获得。

  真不容易、容真不易、真易不容、不容真易、容易不真。

  得失互维、进退互循、长短互易、彼此互感。

  当自己处在一个球体上,每个人所处的都可能是中心位置,反过来说,每个人都不在其绝对的中心位置。因此,不要总认为自己是中心,而忘记了别人所处的位置。不能以已之点而确认,对别人之点而漠视、蔑视,只有这样,才能使彼此的心灵得以沟通和交流。

风起长安|新时代精神图景·王蒙

《楷书》 138x70cm

  学无涯,必须耻与人同,耻与已同,这永远是我艺术道路上的一根准绳。

  我创作的心态;胸中有数,笔下无常。

  世界很大,也很小。很大的世界无边无沿,很小的世界也无头无尾。但每个人都有一个完整的世界,都能容纳一个世界,并再造一个世界,这就是人的本能。

  我不一定是成功者,但我却是一个努力的跋涉者。是否到达目的地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进行,在于获得精神的寄托和感知,这是完整体现自己可贵的过程,尽管这个求索的过程非常艰辛,却又非常崇高,因为他掂量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吾常与天、与地、与物象相视不语,各自行驰,无妨他人,自寻乐事,开悟心智,澄明情怀。

  良久中,我感受到古人“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高明,他们已经完成了美的历程。今天我仍在这种美的爱抚中度过每时每刻,我想把这种感受真实的记录下来,一半还给祖宗,一半留作我对明天的献礼。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