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logo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文化

文化

五千年文明——两次文字统一

admin2023-06-03 17:44:46文化191来源:精忠报国杂志社

五千年文明——两次文字统一

作者:付潇林(安阳市洹宝斋甲骨文文化博物馆)

  一百二十多年前,因甲骨文的发现改写了中华文明的历史。随着习主席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指出的研究方向,笔者深信中华文明的历史会不断的得以修正。甲骨文未被发现前,中华文明以文字记载的历史一直被认同在战国时期。纵观中华历史和中华文明,世界学术界都认可秦始皇首次统一了中国文字。但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在3300多年前,武丁第一次就以甲骨文统一了中国文字。甲骨文前期也是中华民族文字百花齐放的时期,然而各方国,各族群之间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字和风俗习惯。虽然记录的形式和方式不同,载体不同,但客观事实是存在的。武丁中兴最大的成就和壮举就是首次统一了中国的文字。现代学者和专家都认为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但甲骨文成熟前,也就是武丁中兴前,多种文明和多种文化并存的时期,甲骨文作为被统一的文字与文明能一直传承至今,更进一步印证了武丁中兴的伟大壮举,所以秦始皇应该是中华历史上第二次统一中国文字。秦始皇第二次统一中国文字当时的现状是秦国常使用的大篆,籀文。与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共存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策略。宰相李斯受命后,在大篆和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并直接废除了六国异体字,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汉字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笔划复杂,形式随意性强。通过简化的大篆和籀文以小篆创制了统一文字的书写形式——汉字。小篆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取代。武丁是我国历史上首次以武力征服并强行使用行政手段,进而用甲骨文规范并统一了中国文字。

  人类社会诞生时期,便因地理、族群(以母系为主)自然形成了不同种族和部落的小社会。在相同的时间段但不同的生存生活实践中,逐渐摸索形成不同的语言体系和文字体系。

  然而,有声语言已不能满足当时人类社会的生存需要,有声语言一发即逝,生活与生存需要迫切生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族群和方国的独有记录语言信息的符号系统,也就是文字,更是由原始走入文明的标志,但这最初的文字文明标志并不适应当代社会进步的进程。因生活资源的争夺和森林弱肉强食自然法则的需要,族群之间与方国之间相互征服,使得不同的文化文字和生活习惯显现了出来,并且阻碍了统治和管理,给战争的胜利者带来诸多不便。各方国间的神鬼文化也有差异,商王朝在不断征战,攻城掠地中消灭了很多方国和族群,并且遭遇了很多异国风俗和异国文字,当时的方国与族群之间的距离不会很大,大约几十公里或几百公里就会有一个方国或族群存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更进一步印证了中国传统俗语“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俗”。人类整个进化过程中的文明发展史,是沿着水土的轨迹结合不同的地域和不同人类的生存状况而形成的区域风俗习惯,并且是与文化文字共存发展的。一方水土乳养出的人类群体差异随着距离的拉大而逐步明显(表现在语言与举止差异,生活习惯差异,疾病与寿命差异等)。这些差异使战胜者在统治方面强制规范,并且要求被占领方来适应自己的文化与文明。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总结东汉和东汉前文字时,将其归纳为“六书”汉字构成法则。而这“六书”汉字构成法则早在殷商武丁以甲骨文统一中国文字后,从甲骨文中都有所明显体现。虽然清代甲骨文被发现前的三千二百年间没有甲骨文的信息和佐证,但汉字的结构和传承没有间断过。秦始皇在第二次以小篆统一中国文字的时候和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归纳的“六书”汉字构成法则,都在传承着甲骨文古老文字的结构。甲骨文的发现不单单使中华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近千年,更证实在三千三百年前中华文明史中,武丁以甲骨文首次统一了中国文字。笔者认为埋没了三千多年的历史真相应该被证实和修正,同时武丁首次统一中国文字的壮举需要被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