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持续发展杰出女性专刊——杰出女性龚巧玉
2017年7月23日,联合国生态科学院院士龚巧玉女士荣获“2017华人榜科学奖”荣誉。华人榜国际评审委员会、华人榜全球行颁奖礼组委会为龚巧玉做出的评语为:鉴于龚巧玉院士毕生致力于水生态的地质勘探研发事业,为中华民族和世界水生态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全球华人的榜样,国际社会的典范,龚巧玉院士所取得的人生成就和杰出贡献,将永久记录和保存于剑桥世界华人荣誉史册中。“毕生致力于水生态的地质勘探研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对龚巧玉优秀业绩的真实写照。情系生态文明从水文地质起步出生于1955年的龚巧玉,成长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她籍贯为湖南省双峰市,出生成长在历史文化悠久的陕西省,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龚巧玉又在首都北京奏响了她人生的最强音。在北京,凭借着骄人的地质工作业绩晋级高级工程师;在北京,就读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管专业研究生班;又是在北京,2008年11月,被推选为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成为中国人的骄傲。如今,龚巧玉还在为生态文明的顶层设计建言献策,担任着中国发展经济战略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国际奥运项目前期招标专家组组长,专注的还是生态文明建设。儿时的龚巧玉不仅聪明豁达,并且具有与生俱来的组织管理能力。中学毕业时,由于成绩优秀、能力强,获得老师们的普遍认可,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母校的工作顺风顺水,甚至都让她感到就这么一生过下去也挺好的。由于工作表现优异,不久龚巧玉就被推荐上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但是造化弄人,阴差阳错中她却被西安地质学校录取。领导和老师们都劝说龚巧玉不要太在意哪所学校哪个专业,只要走出去,或许能闯出自己的新天地。龚巧玉自己也坦然面对录取院校的变更,后来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证明,是金子总会发光。少时勤于学习的好习惯,对外面世界的敏感和渴望,让龚巧玉在西安地质学校开始接触到博大精深的地质学,在如饥似渴的学习中,扎实的专业基础成为龚巧玉以后的事业腾飞的基点。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子阴差阳错地进入男人占多数的地质学领域,却成为她人生成功的关键一步。龚巧玉对年轻时求学经历的回忆至今仍历历在目。刚入校在选专业时,一位好心的老师为龚巧玉当参谋,劝她学习水文地质。冥冥之中似乎是天意,让这个迈进校门的小姑娘一生与水文地质、生态文明结缘。当在专业设置中看到能为城市乡村的百姓勘探找水时,她被水文地质的无穷魅力深深吸引住了,到了学习阶段,更被那些能给生活带来美好的自然科学严密逻辑折服,发自内心喜欢上了水文地质专业,从此便萌发了“要一辈子从事找水事业”的念头。1976年毕业后,龚巧玉在陕西省地质矿产局经历了16年的野外水文地质工作。看到贫困山区那些农民没有水喝的艰辛,坚定了她干好这个专业的信念。1985年,好学肯钻的龚巧玉从西安地质学院本科毕业,不断增强的本领和决心促使她继续在这个行业坚强地走下去。龚巧玉回忆那个时期的工作场景,至今历历在目:“我曾经出现过一天下午碰见14条蛇,在山里头去填图的时候,吓得最后我都不敢走路了。”野外地质工作经常风餐露宿,高山峡谷和风霜雪雨让她饱尝艰辛。但龚巧玉始终无怨无悔,坚忍不拔,多年专注于工作让她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1988年到1991年,龚巧玉在陕西省第一水文队任工程师,主要负责国家科委与计委重要项目普查填图以及黄土高原地下水综合开发利用与治理等工作,锻炼了能力,开阔了眼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干事业义无反顾,工作中善于总结。在一线实践的基础上,龚巧玉经过长期的归纳和总结,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其论文《黄土高原地下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荣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寒来暑往、春夏秋冬,她致力于地质勘察领域,一种意念,一份坚守,她始终坚守着为人民群众找水谋幸福的初心。1991年,龚巧玉从西安辗转北京,继续奋战在地质专业领域第一线,在北京市城建勘察设计院担任工程主持人及生产经营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完成了数十个北京市重大项目的经营、管理、勘察、设计及施工。其中涵盖了大量的地铁、地面交通及房屋建筑等。二十纪九十年代的首都北京,城市建设进入高潮,“城市地质”作为全新领域,进入决策者的视野。在北苑居住区的勘察过程中,龚巧玉敏锐地发现了城市地质断层问题,并大胆地提出解决方案,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首都人民的安全,消除了重大隐患,获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她据此写出的论文《北京北苑居住区第四系断层走向勘察》被收入《中国科技发展精典文库》,并在国际上获得科技人才一等奖。绿叶对根的情意,就是将一生扎根于地质沃土。从水文地质起步,龚巧玉造就了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感恩生活,走过了40多年的风雨历程,龚巧玉在地质勘察领域经年累月的科研积累,让她感悟到有个更高层次的“生态文明”殿堂。用生态文明统驭地质工作,高屋建瓴的工作方法让龚巧玉许多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广泛关注。
荣誉之花绽放成为联合国院士在全面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龚巧玉与时俱进,关注钻研生态环境发展,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理念,把地质工作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回忆起初到北京的激情岁月,龚巧玉至今仍留恋那时的繁忙和拼搏精神:“我觉得在北京工作一年相当于在西安工作三年的工作量,这个时候是我技术上突飞猛进的一个关键时期。不但要求自己业务上拔尖,而且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迅速提高,同时也开始参与经营管理工作,顺应时代大潮走入了市场。”1999年,龚巧玉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原广电部评为“巾帼英豪”;2003年得到全国妇联彭佩云主席授予的“华夏巾帼”奖章;2004年被中国女企协评为“杰出创业女性”;2005年成为世界和谐基金会理事,同年,受外联部和全国妇联和女企协的推荐,荣幸参加了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庆。2006年,龚巧玉被联合国推荐到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并于2008年11月,成为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妇女),这标志着,她为国家、社会及家乡生态文明所做出的非凡成就,得到了国内外一致认同。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世界友好理事会主席布朗曾多次接见龚巧玉,勉励她在全球生态保护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2016年,俄罗斯圣彼得堡,龚巧玉被授予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颁发的教育功勋章。
把生态文明奉献给祖国和家乡心系家乡,情牵故土,龚巧玉关注家乡生态环境建设,用自己的专业回报社会,将绿叶对根的情意洒向祖国大地。几十年过去,忙碌和辛劳占据了龚巧玉的整个生活,然而,在她的内心深处,仍埋藏着对家乡浓郁而深沉的爱。2010年11月16日,首届湖南省娄底商界大会成立,迎来了一批创业在外的娄籍商界精英。凭借在地质勘察领域中的杰出贡献,龚巧玉受邀回到家乡,她提出的要把关注生态安全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理念,成为大会的焦点。龚巧玉从世界形势着眼,结合目前国内建设和她所负责工作的实际指出,社会发展的趋势实际是人类的生态文明进步史。湖南娄底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资源;只有生态文明了,生态安全了,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能前进。对于家乡,龚巧玉建议娄底市要做好生态方面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从现在着手,一张白纸画最好的图画。同年六月,受娄底市、委市政府之邀,龚巧玉和近20名娄底籍在京院士、博士回到家乡,开展“科技与创新”考察调研活动。在三天的时间里,龚巧玉与几位院士博士一起,实地考察了娄底各县市区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对家乡旅游、文化等各项事业如何结合优势突破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力促娄底生态朝国际生态示范区方向发展,龚巧玉曾把信息产业部中国湖南3G名址赠与家乡,希望市政府拿到这个名址以后大做文章,把娄底宣传出去,把好的策划、好的人才、好的项目引进来。心系家乡,情牵故土,她关注并助力家乡生态环境发展,将绿叶对根的情意洒向湘中大地。身兼联合国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发展经济战略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的多重角色,龚巧玉的繁忙程度超出常人想象。尽管公务缠身,她仍然经常深入各地宣传倡导生态文明理念。龚巧玉常说,生态文明是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需要我们积极投身其中。2014年3月,由龚巧玉技术监督的智慧城市建设工程——福建省“罗源湾滨海新城”项目,经她推荐参赛,荣膺“全球滨海宜居新城”大奖。从龚巧玉的具体工作中让我们感到,进入新时代的神州大地正在从生态文明进步中受益。龚巧玉院士在学术界出版的论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有:《从地质历史看气候变化》《企业家思想精典宝库》《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共工精神震环宇、承前启后起航程》《敬仰水神、保护水源》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在地质勘察领域当中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广泛关注。在美国、英国、瑞士等国召开的世界妇女创新大会,以及在东南亚各国召开的经济开发与交流活动,龚巧玉从中吸收了大量实践所需的经验和现代知识,同时也让自己的目光看得更远,思想的触角伸得更长,提出建设全国生态城市的构想。她希望各地充分重视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安全问题,保护生态安全,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十岁生日时的义举个人出资建立“忠孝振兴”基金,是龚巧玉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优秀女科学家与女企业家的代表,龚巧玉在她60岁生日时,个人出资建立“忠孝振兴”基金,这在北大这所百年学府尚属首例,开社会捐助活动的创新之举。体现了龚巧玉胸怀大爱、忠孝双全的高尚品格。她由衷希望北大发扬忠孝传统,把关怀社会的事业做大做好。在隆重热烈的捐赠仪式上,龚巧玉动情地表示:“今天的捐赠既是对社会的回馈,也表达对自己母亲的缅怀之情,希望通过设立基金帮助更多女性成就自我、宣扬美德”。北大相关领导感谢龚巧玉的义举,表示她的慷慨善举将有助于培养更多杰出的女性人才,进而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爱国爱家的精神发扬光大。回顾华彩人生路,龚巧玉认为个人事业和家庭幸福对于女性同样重要。即使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应自立、自强、自尊、自重,只要选对方向坚持不懈,女性也能达成不亚于男性的成就。在捐赠仪式上,龚巧玉鼓励学生们要干好事业、热爱家庭,要始终保持一颗大爱、宽容的心。龚巧玉甘于奉献、敬业、专注的个人品格,以及在多个领域的建树,让北大师生由衷地钦佩,纷纷表示,有幸受益于龚巧玉这样的有识之士提供的丰富资源与发展平台,一定不负希望与重托,通过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力量。在联合国讲台上传播中国声音由于在专业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2015年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庆典上,龚巧玉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生态文明最新进步。在隆重庄严的国际讲台上,龚巧玉以她鲜明的地质科学家本色,打动了全世界的听众,她的讲话仍然三句话不离本行:“我是学水文地质的。在中国的北京、西安、湖南、福建等地做过城市供水、农业、工业用水等方面的工作。现在就水的问题结合近40多年来的工作阅历谈一下个人的看法。水是生命之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水不愧为百药之王。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就不可能有可持续的人类发展!”龚巧玉在联合国讲台上强调,2015年7月6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报告》其中一条显示,“无法获取改善的饮用水源的人口减半的目标”。可见,加强水源改善对于消除贫困、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对于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来说至关重要。为了确保水源的改善及合理利用,龚巧玉呼吁大家联合起来,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成立全球跨国界的水、大气、土壤的综合研究机构势在必行。同心协力,为人类用水安全,保护珍贵的水资源、推动生态文明进步!
结语华彩人生贯穿着绿叶对根的情意。龚巧玉情系生态文明,不断探索、创新,将自己全部的知识和满腔的热情,毫无保留地回报给祖国和故乡。无论取得怎样的成就,她都没有丝毫松懈,而是坚守和奉行着自己的最高理想,不知疲倦地忙碌在她挚爱的这方热土上。在她前行的身影后,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指引着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